邮箱:327539884@qq.com
客服:
客服:327539884
电话:网站客服:15050705099
新闻搜索:

建安七子 文坛霸才——宝应名人陈琳

2012/5/18 11:03:34  阅读:1711次 字体:



        


    风云三国,人才辈出。当英雄的事迹随着那刀光剑影逐渐暗淡,随着那鼓角铮鸣悄悄远去,消亡的黄尘古道,烽火边城再也找寻不到英雄们征战的杀伐、嘶喊。一个个文人的身影却渐渐清晰起来。沉雄豪迈的曹操,浪漫洒脱的曹植、才华洋溢的曹丕、古朴苍凉的“建安七子”,他们组成了一个风华绝代的文学潮流,形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学星座。在这个璀璨的群星中,有一位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他就是陈琳。


    陈琳曾经是外戚何进的主簿。当时何进与宦官争权,还只是中军校尉的袁绍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让他召四方猛将来诛宦官,这分明是一个引狼入室的主张。陈琳觉得此计有百害无利,向何进加以劝谏,然而何进不肯采纳,最终消息败露,被宦官所害。招来的猛将董卓进入洛阳后大肆劫掠,又一把火烧掉了洛阳城,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陈琳避难于冀州,投奔袁绍负责掌典文章之事。袁氏败亡后,陈琳归顺曹操。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描述文人文学活动的形象不多,“七步成诗”的曹植算一个,另一个就要数陈琳了。他对陈琳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袁绍)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分拨已定,郭图进曰:‘以明公大义伐操,必须数操之恶,驰檄各郡,声罪致讨,然后名正言顺。’绍从之,遂令书记陈琳草檄。……(陈琳)当下领命草檄,援笔立就。”

    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在知道是陈琳之手笔后,曹操笑了,自我排解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一篇文章,竟让曹操治好了头痛病,这是何等了得的笔力!

    这将曹操头痛病一下就吓好的奇文便是《为袁绍檄豫州》了,是袁绍出兵讨伐曹操前命陈琳代笔的檄文。陈琳在文中极尽铺张扬之能事,不仅历数曹操专横跋扈、贪残虐烈无道的“罪状”,更直接刨了曹家祖坟:“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官、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官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从其祖父为宦作恶,再数其父乃过继之子,指出曹操出声低贱,血统不纯、在讲究出生门第的汉代,这样的一个人窃据相位,简直就是全天下士大夫之辱,要知道袁绍可是世袭三公的河北名门望族啊。陈琳这一招真狠,刘勰曾在《文心雕龙·檄移》中高度评价这篇檄文是“壮有骨鲠”。

    可文人总归是文人,也只能玩玩文字而已,笔下横扫千军,终归是酒后豪语罢了。官渡一战,曹操以弱胜强,袁绍十万精兵灰飞烟灭,陈琳也成为曹操的俘虏。当他见到绑上来的陈琳时,问“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这话问得好不凶险,按照曹操一贯的性格,下面就要杀人了。陈琳从容道:“矢在弦上,不可不发。各为其主耳。”回答的轻描淡写,入情入理。曹操于是赦免了他。可以杀却没有杀,这是帝王施展权术作秀的绝佳机会,曹操乘机秀了一把。当然,曹操是爱才之人,他留下的人都是有用之才。此后,三易其主的陈琳终于霸才有主,为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便把他的智慧和才华都奉献给曹操“天下归心”的大业了。这也便创造了他自身的历史价值,而又为后世的宝应人增添了光彩。

    归顺后,陈琳成为曹魏文臣,与阮禹同为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当了名副其实的刀笔吏。《典略》载:陈琳作诸书及檄文,草成之后均呈献曹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文坛霸才的美誉真是当之无愧。

    陈琳诗、文、赋皆能。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陈琳的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天下大疫,陈琳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陈琳死后葬于何处,至今也没有定论,不过我们宝应人都相信陈琳死后是葬于宝应射阳镇的“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希望这位文坛霸才能魂归故乡,射阳湖的悠扬渔歌,芋芋春草,寒烟绿树将长存于他的梦中。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