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决定授予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等八省市可以自行审批(试点期限1年)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而在此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土地征收审批事项,仍需要国务院批准。 那么,上述八省市试点政策的推出,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呢?笔者认为,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并全面推开农地入市步伐,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基建及房地产行业发展,从而亦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决定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房地产板块表现就整体强于大盘。甚至有累积涨幅超20%的上市房企发布公告,特别说明本企业持有农用土地的情况。 实际上,农地入市利好房企甚至利好整体宏观经济的预判,早在该政策谋划之初就有共识。早在2017年,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13市就成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的试点城市。只不过,彼时的试点不仅审批面积小,而且仅允许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面加盖持有型物业,如企业员工宿舍、仓库、长租公寓等,而不能转为商品房开发用地,故对房企吸引力不大。况且,由于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定位模糊,也让多数房企犹豫徘徊。 有鉴于此,2019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土地管理法,从法律上取消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转的限制。此法律障碍的扫清,多达4200万亩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何时进入市场就只是早晚的问题。此次八省市审批权试点,距修法仅仅半年,其进度远超预期。 无论此番动作是否与疫情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审批权的下放,势必加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而更多农地入市,不仅利好房地产,亦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回暖。 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中央和地方亦不遗余力动作频频。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此同时,各省份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总额高达40万亿元之巨。虽然“新基建”并不等同于传统大基建,但在5G、大数据等“新”面孔之外,亦不乏机场、桥梁、港口等“老”面孔。且无论“新”与“老”,基建项目皆需要大量建设用地作为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放权的八个试点省市,基本都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和直辖市。这些地区农业比重低,非农产业需要的土地较多。此次下放审批权,也算是水到渠成、因势利导。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约有5.6亿。农地入市,还有“一石二鸟”之效。因为土地既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载体,亦可凝固过多的流动性(货币),使之变成可增值的财富。经济学家早就发现,中国的货币增速虽远高于GDP增速,却未发生明显通胀和货币贬值。其秘诀就在于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化产品,如房产、股票、基金、保险。正是因为数以万亿计的货币之“水”被这些“面粉”吞掉,进而转化为百姓的资本化财富,才没有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中国经济要保持适度增长,既要有较高增速的货币供应,也要有足够的可资本化的资源或产品——土地及地上建筑就是比较理想的对应物。 毋庸讳言,农地入市之策虽酝酿已久但迟迟未能施行,是有诸多顾虑——既有18亿亩红线的担忧,也有保障农民权益的谨慎。土地政策改革,自古以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层不可能不小心。 对此,上述决定也明确提及,国务院将建立健全省级人民政府用地审批工作评价机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对试点省份进行动态调整,对连续排名靠后或考核不合格的试点省份,国务院将收回委托。 当然,农地入市的速度和力度到底如何,大家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还需要观察八省市1年试点的最终“成果”。不过,不管答案怎样,这手“牌”迟早要全面打出去,只是需要选择最佳时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