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人民银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会议要求,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各分支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放依法合规,防止“跑冒滴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经济稳健运行,我国已加大了逆周期调控力度,为市场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春节假期后,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MLF操作累计释放流动性3万亿元,并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3月16日又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同时通过下调逆回购、MLF利率引导LPR下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等,不仅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也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无论是再贷款、再贴现,还是定向降准,其政策目的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人民银行对资金去向均有明确的要求。比如,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主要是面向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10个重点省市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资金,精准支持直接参与抗击疫情的企业。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则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是为企业提供的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覆盖面广,包括复工复产的中小微企业,参与的金融机构也更加广泛,包括2500家左右的地方法人银行。只要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和用途符合要求,就可以到人民银行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出台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有效推动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优惠利率贷款,引导资金投向复工复产领域,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截至3月15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1114亿元,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充分运用好政策资金,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人民银行明确要求,各分支机构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重点支持现阶段亟须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难点”和“痛点”,主要包括,支持抗击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磷肥生产等春耕备耕关键领域,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放依法合规,防止“跑冒滴漏”。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商业性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与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的有机结合。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由于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且政策指向支持的企业又需要银行在贷款利率执行上给予优惠,免不了会触及银行自身利益,影响盈利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能会导致资金去向偏离政策导向。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也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房屋销售困难,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更需要资金支持。尤其一些地区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在商业银行也想为富裕的资金寻找出路的情况下,客观上降低首付拉动房贷需求的动机更大。由于房地产信贷资产是比较优质的资产,且利率高,从银行对冲不良资产的角度以及盈利的冲动来看,客观上会强化对房贷的发放,尤其是通过降低首付的做法来促进购房,增加房贷业务,由此在当前房地产信贷政策未变的情况下,会导致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市场。 由此可见,加强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流向监管,严防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违规流入楼市非常必要。一方面,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以及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强化监管,通过对银行资金流向的监测,确保资金真正流向政策支持的领域和企业,防止资金违规流向楼市。另一方面,要统筹发挥金融系统合力,分类引导各类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通过更加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机制作用,促使更多资金流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支持其复工复产,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实现稳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