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月,银保监系统已经开出710张银行罚单,合计罚款金额高达2.12亿元!不仅如此,央行也罕见地对银行业开出了两张千万级罚单,罚款总金额超过4000万元!合计下来,金融监管平均每张罚单罚款近34.76万元,平均每天罚款424万元。 透过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到,尽管受到疫情冲击,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严监管态势仍未改变。 金融合规榜 千万级反洗钱罚单 央行重罚两银行 开年两个月,千万级罚单就出现了三张,分别是民生银行被人行罚款2360万元、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罚款2020万元、光大银行被人行罚款182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三张千万级罚单都是在疫情发生以后开出的,显见严监管态势不改。 其中,民生银行与光大银行被央行重罚,均事涉违反反洗钱规定。据南都记者梳理,这也是央行首次对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金融机构开出千万级以上罚单。具体来说,民生银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央行总计罚款2360万元。光大银行因同样理由被央行总计罚款1820万元。 根据现行的《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的顶格处罚,包括罚款500万、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等,但可以对多个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累加处罚。此次首现千万级罚单,显然是“数罪并罚”的结果,也表明了央行加大反洗钱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的决心。 除了金融机构被重罚,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央行处罚。其中,民生银行被罚12人,光大银行被罚8人,涉及合规部、信息管理部、信用卡中心等多个部门。 有银行涉房类贷款违规 再收千万罚单 而在银保监系统中,本期统计的最大罚单归属中信银行。19项违规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违规就高达13项。被罚案由包括: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入房地产开发公司;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等。 事实上,此次2020万元的罚单,已经是一年多以来中信银行第三次被罚2000万元以上。在中信银行收到的多张巨额罚单中,多次出现涉房类贷款违规的身影。早在2018年12月,中信银行就因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等6项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罚款2280万元。去年8月,又因为“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13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没2200万元。 不手软!两个月732张罚单 NDFRI进一步统计分析了2020年1-2月的监管处罚情况,央行与银保监系统共开出732张银行罚单,合计罚款金额高达2.54亿元,平均每张罚单要罚没近34.76万元,平均每天罚没424万元! NDFRI统计显示,按机构类型划分,罚单数量最多的是农商行,共领到285张罚单、被罚6183.5万元;罚款金额最高的是股份行,共被罚6222万元,领到76张罚单。 到底哪些领域是处罚“重灾区”?NDFRI梳理罚单显示,内控管理不审慎、信贷业务违规、涉房类贷款违规、票据业务违规依旧是银行业的痼疾。其中,仅内控管理不审慎和信贷违规的罚单数占比就超过7成,而罚没金额占比也超过5成,合计处罚金额近1.2亿元。 另一方面,包括涉及理财业务的违规、信用卡业务违规等更多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NDFRI注意到,随着今年资管转型力度的加大,更多新的问题也在逐步走向台前。比如,广发银行杭州支行就因“未按监管要求隔离理财业务和自营业务风险,同业投资资金部分对接本行理财非标投资”被罚款50万元。 涉房类贷款违规罚得最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涉房类贷款的罚单数量,与内控不审慎、信贷违规罚单数相形见绌,但从罚没金额来看却相差无几:涉房类贷款违规的罚没金额高达5282万元,而内控不审慎共罚6190万元、信贷违规共罚5679万元。换言之,涉房类贷款的罚单平均处罚金额最高,力度最重! 严监管以来,涉房类贷款一直是监管的重点。NDFRI统计显示,在今年前两个月,银保监系统开出的710张银行罚单中,涉房类贷款违规就有86张,罚单金额高达5282万元,占总罚款金额的25%左右。 NDFRI进一步深入分析涉房类贷款违规,发现除了违规向房企输血外,个人贷款违规流向房地产也是银行涉房类贷款被处罚的重点。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个人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甚至信用卡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如杭州银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等案由被罚款225万,长安银行也因“信用卡资金监管不到位,流入房地产领域”被陕西银保监局处以21万元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