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27539884@qq.com
客服:
客服:327539884
电话:网站客服:15050705099
新闻搜索: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防范输入性风险,加大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2020/3/7 17:19:07  阅读:309次 字体:
   2020年3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跌至历史低值44.96,首席经济学家们均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将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2月经济数据将充分体现疫情的影响,CPI和PPI同比增速将低于上月,投资与消费都将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进出口数据转负,贸易顺差低于去年12月。

  疫情防控在我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在全球蔓延。对此,经济学家们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当前,疫情短期内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剧烈冲击,使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这些冲击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等领域。

  在应对方面,经济学家们建议,在加强防范输入性风险的同时,我国还应加大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有18位首席经济学家预计3月份一年期LPR利率存在下调可能,6位经济学家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在3月份将会下调。受季节因素影响,他们预计2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总量将较上月明显减少,M2同比增速将有所上升。

  他们保持疫情对我国汇率的中长期趋势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判断,对2020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期从上月底的6.96小幅下调至6.98。

  一、信心指数:降至历史最低点

  2020年3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4.96,为历史最低值,经济学家们预计短期内我国经济将受疫情较大冲击。本月参与该项指标预测的经济学家中,招商银行丁安华给出了最乐观的预估值56,民生银行黄剑辉给出本次信心指数预测值的最低值35。

1

  中国银行陈卫东表示,疫情这一“黑天鹅”突然暴发,对我国居民消费、企业生产投资以及外贸进出口等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冲击,市场信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扩散范围和延续时间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将对全球经济带来冲击。在境内外两个因素叠加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将明显增大,金融市场运行的不稳定性因素也将显著增多。宏观政策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把复工返工、稳定增长、创造就业作为重点,确保防疫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工银国际程实认为,中国经济战“疫”的胜负关键,不仅在于能否守住当前的经济增速底线,更在于能否稳住未来的经济增质趋势。因此,新兴产业在本次疫情下的进退兴衰,将成为经济战“疫”下半场的核心关切之一。他认为,从短期来看,疫情料将对中国新兴产业的供给侧造成两轮冲击,冲击渠道依次为内部的复工压力和外部的产业链阻滞。根据他们构建的“新兴产业×集群区域”复工矩阵测算,当前第一轮冲击正在兑现,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器等部分产业明显承压。但是从长期来看,得益于经济形态和金融体系的演进,需求侧和资金侧的积极因素将渐次活跃,有望化“疫”为翼,为中国新兴产业打开发展空间。有鉴于此,他认为,当前中国新兴产业正处于第一轮冲击兑现、第二轮冲击蓄势的窗口期,因此近期出台的支持性政策有望及时打破冲击的共振,避免短期压力的失控。

 二、物价:2月CPI和PPI同比增速均下降

  2月CPI同比增速与PPI同比增速将于下周公布,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对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06%,较统计局公布的1月值(5.4%)下降0.34个百分点。参与调研的22位经济学家中,工银国际程实给出了最大的预测值,为5.7%,而最小值4%来自招商银行丁安华。

  2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35%,低于统计局公布的上月值(0.1%)。其中预测最高值0.3%来自中国银行陈卫东,而最低值-1%则来自德勤中国许思涛、野村国际陆挺和毕马威康勇。

  长江证券伍戈表示,价格方面,疫情冲击下肉类、鲜菜供给有所减少,食品价格节后不降反升,CPI通胀短期仍将维持高位。不过随着物流、复工的逐步改善,CPI价格有望见顶回落。工业品方面,疫情的全球扩散使得国际油价面临下行压力,国内钢材等上游产品库存积压,短期内PPI通缩或将加剧。

  ———————————————————

  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月预测(PPI):

  陈卫东:0.3%

  王涵:-0.1%

  伍戈:-0.7%

  周雪:-0.1%

  ———————————————————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月消费大幅下滑

  调研结果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3.08%,受疫情影响,较去年1~2月(8.2%)数据大幅下滑。其中,4%的最大值来自招商证券谢亚轩、兴业证券王涵和瑞穗证券周雪,招商银行丁安华给出了最小值-22%。

  交通银行唐建伟表示,综合考虑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消费增速可能显著负增长,跌到历史低点。2019年消费增长8%,预计2020年一季度消费增速显著放缓。受疫情的影响,假定60%的餐饮受到冲击,将影响1~2月餐饮收入减少约4500亿元;80%的汽车类消费受到影响,导致消费减少约4800亿元;按照房地产销售放缓程度计算,影响的家具、家电、装潢等消费超过1000亿元;春节期间旅游、电影、文娱等消费几乎零增长,消费损失额度超过2000亿元。疫情导致1~2月累计消费额减少将超过1.2万亿元,对消费增速的下拉作用超过20%。考虑到消费刚性作用下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消费保持增长,以及医疗保健类消费增长,整体消费增速下跌幅度可能小于20%。综合来看,1~2月消费增速可能在-15%左右,跌到历史低点。3月份之后,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有望回升到平稳运行态势。

  四、工业增加值:较去年1~2月下降

  调研结果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83%,较统计局公布的去年1~2月值(5.3%)下降7.34个百分点。其中,中泰证券李迅雷给出了最小值-15.2%,工银国际程实给出了最大值3.5%。

  新时代证券潘向东认为,受春节错位影响,2020年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较2019年12月下滑。虽然2月工业增加值面临偏低的基数,但受春节延长、复工延期等影响,2月全国工业生产活动显著收缩,PMI生产指数较1月收缩54.2%,发电耗煤量较1月收缩55.8%。综合来看,他预计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将显著下行。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去年1~2月

  经济学家们预计,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值为-2.14%,较统计局公布的去年1~2月值(6.1%)下降8.24个百分点。其中,图胜数字科技李文龙给出了最高值6.6%,中泰证券李迅雷给出了最低值-20.3%。

  招商证券谢亚轩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受疫情影响,前两月实体经济数据将出现显著回落。从工作日天数考虑,今年前两月因春节假日延长,比去年少3天,而且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复工日期推迟到2月10日,再考虑到当前返程人流显著低于历年同期水平,企业仍在复工过程中,今年前两个月的工作日天数最多相当于去年同期水平的50%。而且,电厂耗煤量、粗钢产量、钢铁产能利用进入2月均显著下滑。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1~2月数据较去年同期下降

  调研结果显示,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44%,较统计局公布的1~2月值(11.6%)下降15.04个百分点。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中,图胜数字科技李文龙给出了最高值8.1%,中泰证券李迅雷给出了最低值-19.2%。

  民生银行黄剑辉预计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或由9.9%降至5%。土地购置费和建安投资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支撑将双双减弱。一方面,土地购置面积已连续一年大幅负增,土地购置费增速将延续下行态势;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开工推迟也不利于建安投资增长。从前瞻性数据来看,受春节淡季与推迟开工影响,1~2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和100个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降幅扩大。

  七、外贸:1~2月贸易数据均为负值

  经济学家们预计,1~2月出口数据将由去年12月的公布数据(7.6%)大幅下降至-12.85%,进口数值预期为-13.12%,同样低于去年12月数据(官方公布值为16.3%)。贸易顺差将会由去年12月的467.9亿美元降至291.98亿美元,这一预测将在本周得到确认。

  招商证券谢亚轩表示,预计1~2月进出口增速均会大幅回落,出口回落幅度大于进口,贸易顺差收窄。1、2月数据加总后,春节因素的影响明显下降、基本消除,疫情的影响将成为主导因素。疫情发酵始于1月23日左右,今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10日及以后,且为逐步复工和部分复工,这对于我国供应能力构成明显限制,此外复工进度也使得运输能力有一定瓶颈,因此总体而言进出口都受到明显负面影响,出口所受影响更大。并且,疫情的发酵对全球有溢出效应,打压了全球制造业复苏和价格回升的苗头。综上预计1~2月出口、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2.3%、-10.2%,贸易顺差合计为300亿美元。展望3月,我们预计国内的供应能力进一步恢复,但外需和海外疫情发酵所带来的供需问题可能加剧,全球贸易形势仍不容乐观,叠加去年三月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基数,预计出口增速、进口增速继续下降,贸易顺差上升。

 八、新增贷款:2月新增贷款较上月明显下降

  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新增贷款将较1月数据(官方数据为33400亿元)回落至12927.58亿元。

  海通证券姜超预计,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其中企业贷款同比多增2800亿元,1月下旬疫情影响扩大,但春节前夕生产大多停止,疫情对1月企业信贷影响不大。

 九、社会融资总量:2月社融总量较1月下降

  1月新增社融规模远超市场预期,调研结果显示,2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2.17万亿元,较央行公布的1月数据(5.07万亿元)显著下降。其中,中国银行陈卫东和图胜数字科技李文龙给出了最大值6.5万亿元,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出了最小值0.85万亿元。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抗击疫情信贷和政府债支撑社融。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同时国债、地方政府债仍保持了偏强的发行规模,预计会支撑2月社融达到2万亿元左右的规模。

  十、M2:2月增速较上月上升

  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M2同比增速将从央行公布的1月水平(8.4%)上升至8.48%。其中,瑞穗证券周雪给出了最大值9.1%,德商银行周浩给出了最小值8%。

  招商证券谢亚轩预计,2月M2同比增速稳定在8.4%,M1同比增速上升至2.5%,信贷投放约0.8万亿元,新口径社融规模约1.0万亿元。1月M2同比增长8.4%,低于前值8.7%。分结构来看,M0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均高于前值;家庭、非金融企业和政府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低于前值。合并来看,实体部门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低于前值。

  ———————————————————

  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月预测(M2):

  姜超:8.3%

  ———————————————————

  十一、利率&存款准备金率:2020年3月一年期LPR利率存下调可能

  给出存贷款基准利率预测的18位首席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一个月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可能性较小,一年期LPR利率有可能出现下调,其中有6位预计到2020年3月末,一年期LPR利率将降至4%,3位预计将降至3.95%。此外,有6位经济学家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在3月内存在下调可能,其他经济学家均表示下调存准的可能性极小。

  德勤中国许思涛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指导长期利率降低,其主要目标是将流动性引入实体经济。鉴于十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约为2.8%,央行可能会继续放宽利率(今年为3至5次)。但是,货币政策在2020年进行频繁的变动并不现实,其原因有两个。第一,随着CPI稳定上升,实际利率将处于负数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今年股市的看涨情绪。第二,中国人民银行希望将资金用于实体经济而非房地产市场。贸易紧张局势和冠状病毒基本上已将去杠杆化推迟到2021年。这使得中央银行不愿看到公司债务进一步积累。

  十二、汇率:下调年末汇率预期

  经济学家们预计3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将较2月底数据(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0066)保持稳定,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期则从上月底的6.95下调至6.98。

  民生银行黄剑辉表示,3月以来,疫情向全球扩散,美国经济也受到需求减弱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美元指数下行压力加大,短期内难以大幅反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减弱;近期,中国国内疫情形势出现向好趋势,各地各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外贸开始向正常化发展,外汇市场成交量逐步上升,流动性向好,结汇需求将对人民币汇率起到支撑作用。但考虑到疫情对一季度基本面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仍将保持弱势,且全球汇市在疫情影响下波动性加大。

 十三、官方外汇储备:2月将下降

  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底官方外汇储备为31100.5亿美元,低于上月(公布值为31155亿美元)。

  交通银行唐建伟预计2月外汇储备小幅下降。2月以来,美元指数由97.4大幅上涨至99.0,非美货币均有显著贬值,截至2月27日,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分别贬值0.9%、2.2%和1.7%,汇率估值因素可能带来外汇储备减少约110亿美元。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5%左右降至1.3%左右,欧元区10年期公债收益率由-0.4%降至-0.5%,债券估值效应带来外汇储备增加约60亿美元。2月以来,外资仍在增持中国资产,陆股通净买入近300亿元,增持中国债券约430亿元,跨境资金可能保持小幅净流入。总体考虑,预计2月末外汇储备或小幅下降50亿美元。

 十四、政策:今年政策将更加积极

  中泰证券李迅雷表示今年应该期待更加积极的政策。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宽松,去年11月他首次提出中国降息周期开启,之后的逆回购、MLF利率均在预测框架内,未来降息周期会继续。财政会边际发力,但主要依赖专项债,包含隐性负债的广义财政依然力度有限。房地产政策会边际放松,尤其是在因城施策的前提下放松,政策不希望房价大涨,但肯定也不会希望出现大跌的情况。改革方面,国企改革有望加速推进,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招商银行丁安华认为,综合考虑今年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而实体经济风险上升,“利率双轨”问题或再次凸显。央行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货币信贷政策力度,通过降息(以及对称降息)、再贷款+财政贴息、MPA考核等方式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另外也将避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过于宽松。此外,为促进中小银行发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优势,叠加流动性分层与疫情冲击加剧了中小银行风险,政策亦会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力度,定向降准的概率进一步上升,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以引导存款利率下行也是可能的政策选项。

  十五、宏观经济热点问题预测与判断——防范输入性风险,加大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疫情防控在我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在全球蔓延,为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3月3日晚间,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00%~1.25%,此前,澳大利亚央行也将指标利率下降25个基点至0.5%的纪录低位。对此,经济学家们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当前,短期内疫情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剧烈冲击,使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这些冲击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等领域。在应对方面,经济学家们建议,在加强防范输入性风险的同时,还应加大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

  图胜数字科技李文龙表示,对全球的冲击集中在亚洲及欧洲,对全球供应链有较大冲击,并导致全球股市波动。中国应尽早控制疫情,优先确保供应链恢复,加大对全球疫情的支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与线上业务。

  中国银行陈卫东认为,这次疫情 将对全球经济带来再次打击,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美国、日本、韩国等经济大国也已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疫情使得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各主要经济体都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运用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宏观经济。这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再次逆转,即从前几年的由发展中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回流,再次转变为由发达经济体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流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中国境内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宽松、利率将进一步降低,这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中国经济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但全球流动性宽松又将促进国内流动性改善和利率中枢的下降。

  本期“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22位经济学家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程实: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陈卫东: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丁安华: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丁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康勇: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黄剑辉: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姜超: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文龙:图胜数字科技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唐建伟:交通银行首席研究员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潘向东: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王涵: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伍戈: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谢亚轩: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周浩: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师

  周雪:瑞穗证券亚洲经济学家

  朱海斌: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